分析:中国石墨限制令全球电动车电池供应链困惑

发布时间:2023-10-27 19:19:00    浏览:

[返回]

上海: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北京限制石墨出口的举措将对外国电动汽车电池组件制造商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这些制造商尚未像中国同行

那样转向使用尽可能多的合成材料。中国对关键矿产出口的最新限制(北京方面称该限制并非针对特定行业)自上周五宣布以来,加剧了全球

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些中国制造商,包括那些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制造商表示,他们预计这些规定的影响有限,因为他们生产的大

多数电动汽车电池都使用不受限制影响的合成材料。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最大的单一零部件石墨的生产。

该国的石墨公司加工国内外开采的天然材料以及合成材料。日本、韩国和美国是中国天然和合成石墨的最大买家,分析师警告称,新措施可能

会减缓或减少这些公司生产阳极(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所需的石墨供应。根据新规定,中国将从 12 月 1 日起要求高端合成石墨以及主要

形式的天然石墨获得出口许可证。中国和全球使用石墨的公司的几位高管表示,他们仍在寻求新措施的进一步明确性。中国主要石墨加工商

青岛海达的一名员工(因无权代表该公司发言而拒绝透露姓名)告诉路透社,该公司的产品包括球形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阳极,符合新规定,

出口韩国、日本。该人士表示:“我们还没有收到中国商务部关于如何申请出口许可证的任何指示,但这肯定会让出口过程变得更加不方便。”

海达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中国最近要求镓和锗产品获得出口许可证,这阻碍了芯片制造金属的国际运输。商务部没有回应路透社的进一步

询问。一位熟悉中国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指出,石墨也用于军事装备。中国的合成推动力但一直在海外建设工厂的中国企业表示,这些限制

对其海外业务影响不大。中国公司使用的是人造石墨,但不是新措施所涵盖的高品级石墨,其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73克及以上。中国生产大量人

造石墨,可以缩短电池充电时间。


image.png


虽然外国制造商的采用率不断增长,但他们从天然石墨向合成石墨的转变速度较慢,部分原因是生产石油基合成石墨的污染更大,而且天然石

墨阳极往往更便宜,这使得它们很容易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限制。大众汽车支持的中国国轩高科公司在德国生产电池,并计划在美国建厂。

该公司表示,其电池中使用的石墨密度低于每立方厘米1.7克,这将使其不受限制的影响。同样,全球最大的负极生产商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

公司向上海官方媒体澎湃新闻表示,该规定对其影响有限,因为其产品的电动汽车电池密度在1.5至1.7克/立方厘米之间。中国另一家领先的

阳极制造商宁波杉杉告诉澎湃新闻,这些限制不会对其人造石墨产品的出口产生影响。贝特瑞和杉杉已分别宣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和芬兰建厂,

但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天然石墨的打击研究公司 CRU Group 称,使用天然石墨的全球公司包括日本 Resonac Holdings Corp 

旗下的日立化学 (Hitachi Chemical)、韩国 POSCO Future M 和日本三菱化学 (Mitsubishi Chemical),后者在中国的两家工厂生产天然石墨。

Resonac 发言人表示,目前没有看到任何影响,正在关注事态发展。他拒绝评论石墨采购的细节,但表示有多种路线,具体取决于个别产品。

三菱化学没有回应置评请求,浦项制铁也拒绝置评。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特斯拉供应商 Syrah Resources 在莫桑比克开采石墨,并正在美国路

易斯安那州建设一家生产阳极的工厂。该公司周四表示,预计中国以外的买家将在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之前加大对天然石墨的采购力度。

影响印度 Epsilon Advanced Materials (EAM) 本周表示,计划斥资 6.5 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设一座工厂,生产包括合成石墨在内的

电池材料和组件,并正在与供应商就采购包括天然石墨在内的原材料进行谈判。EAM 首席执行官苏尼特·卡普尔 (Sunit Kapur) 告诉路透社:

“我们认为,限制从中国出口的石墨数量,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石墨价格上涨,会加剧挑战,并证明需要在美国本土开发合成石墨。” 。


搜索